燕窩以前是皇宮貴族才能享用的珍貴食材,到了現代是補氣養生健康營養品,能夠自古流傳歷久不衰,可見燕窩功效、營養成份是經得起時代考驗,以下為選擇燕窩上小迷思,一起來一一破解。

1、「品種上迷思」
燕窩只有是“金絲燕”這品種的燕子做的窩。
不管是馬來西亞,印尼,越南,泰國生產的燕窩,都是“金絲燕”這種品種的燕子做的。完全不存在什麼地方生產的燕窩比較好。完全是騙人。燕窩好壞,看加工,看純度。且同一隻金絲燕有時候做的窩毛會比較少,有的時候毛比較多。完全不會影響燕窩品質。燕窩品質在加工過程。不再毛多與少。
“血燕最好”也是謬論
血燕也是金絲燕做的,只是在洞穴做窩,經過潮濕和雨水滲透把“礦物質”融入燕窩形成“微微”紅色,但是他還是白燕窩,只是被染色罷了。不存在血燕比較好的怪理由。(雨水攜帶的礦物質有一些有重金屬,滲透去燕窩,東南亞本地人不吃血燕,因為不安全,所以都出口,在本地純燕窩/白燕窩比血燕貴)
馬來西亞燕窩工會會長說血燕是一場騙局
燕窩的品質是加工決定的,但是燕窩本身不存在品質好壞,因為成分都一樣,我們內行人說的燕窩品質是(加工過程,燕窩純度高低),到了消費端(燕窩的品質變成外形比較大,比較厚,比較漂亮比較好),這些都是因為消費者不了解燕窩才讓商機有機會欺騙大眾。
2、「挑選上迷思」
燕窩越大越好更是錯誤
燕窩品質是加工決定的,燕窩成分也是一樣的,只有分純度越高越好,外形只是外形,完全和品質沒有關係。說穿了只是花大錢送禮好看,不是買最好的品質燕窩。
燕窩顏色沒有統一
燕窩的顏色一直都很難被統一,因為根據氣候,潮濕,氧化程度不一樣,燕窩顏色都不一樣,一般來說“象牙白,乳白色”比較多。燕窩是黃色可能是氣候,也有可能,因為他們經過2~3次從新加工,被氧化成黃色。如果是漂白的燕窩會白得非常明顯。最好的方式還是用科學的方式購買“雙氧水測試條”檢測,我們有雙氧水測試條可以檢測我們的燕窩完全是安全的。

發頭大的是好燕窩(發頭:乾貨燕窩/泡水後燕窩的重量比值)
這個不好說,燕窩本來就應該要有7~8倍的基本膨脹率,但是經過一系列亂七八糟的加工,偷加水分等等的關係,有的變成4倍,有的5倍。所以7~8倍的燕窩本來就是正常的。沒有膨脹越大越好這回事。純粹是吸水量的問題。燕窩吸水量到達飽和就不會再膨脹了,所以泡水不用太久,大家不要被這些現象迷惑了。
燕窩百百款,愈貴就愈好?
雖然一分錢一分貨,但有些不肖燕窩工廠為了節省成本,會使用化學藥劑清洗燕窩,不僅破壞了燕窩原有的營養成份,殘留的化學藥劑更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,若被孕婦吃下肚還可能造成胎兒畸型風險,所以價格並非選擇燕窩的首要考量,貨比三家嚴格選擇內容物才是最重要的。
燕寶貝的燕窩產品講求天然呈現,不放人工添加物、也不使用化學處理,成分絕對單純,從原物料的挑選到製程都嚴格把關,產品通過SGS多項檢驗合格認證,孕婦、幼兒、老人家各族群都能放心安心食用。
3、「族群上迷思」
醫生說哺乳媽媽、孕婦不適合燕窩?
傳統上經常推薦孕婦燕窩進補,卻也有一派說法認為不推薦孕婦或哺乳媽媽食用,其實除了是擔心吃下含有化學藥劑的燕窩外,也有些廠商會為了口感而添加過多糖份,這種燕窩產品對於胎兒或媽咪都是不健康,因此建議還是選擇天然、無添加化學成份,才能讓媽媽們吃的安心又健康。